心,跟着去了前院。
李三娘正想着能有什么事儿呢,李二兄、李大郎就领着怒气汹汹的王大郎进来了。
对,就是李三娘前夫的大兄的那个王大郎。
王大郎虽然气势汹汹,还是按照礼节先问候了李父李母,招呼了李大兄李大嫂以及李二嫂李三娘之后,被敬了座位,李三娘还给递上了一杯清茶后,才娓娓道来到底为何如此生气的来李家。
李三娘还想着,莫不是王家又反悔了?可这反悔了也没用啊,契书都去户部存档了的。
结果,你们猜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四小只闹得鬼。
事情很简单,四小只气不过自己的姑姑被王家欺负,就想着把王大郎家的三个小郎叫出来教训一下,结果第一次七个小郎适可而止的打了群架,再怎么说李大兄也是金吾卫,四小只都有些家学渊源,更别说李大郎还有习武天赋,几个人又泡了几年汤药锻体,说是适可而止,那是因为李家四小只都是留了力气的,只为教训一下王家三小郎。
王家三个小郎也是有骨气,第一次打架回去,自己收拾好,也没跟家里说。
但青春少年,哪个能够忍得了这个。
可要真的真刀真枪的打,王家三小郎也知道他们是肯定打不过李家四小只的。
所以,王家三小郎的大哥想了个办法。
他们去街上找了三四个青皮,每人给了不知多少钱,在今日下学后堵了四小只的路。
李大郎看到王家三小郎找了帮手,那能忍?
所以也没忍,三小只都很听李大郎的话,李大郎只说悠着点,别断胳膊腿,但得打疼他们。
然后王家三小郎的乌眼青就瞒不住了。
所以,四小只就被找家长了。
之所以今天四小只下学回家没被人发现异常,一是李大兄今日回来的晚,帮着上了门板,天色也没那么亮堂了,李大兄就没仔细注意四小只的举止。
二是上次打架回来的时候,着急忙慌的忘了收拾下发髻和衣袍,这回有了经验,李二郎提醒大家是在回家前找了个避人的胡同互相帮着整理了发髻衣袍才回家的。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李三娘一颗心觉得又酸又涨,招呼四小只到近前来,恨不得扒开衣袍看看侄子们有没有受伤。
看着觉着羞愧面色发红的侄子们,李三娘差点脱口而出“干得好”了。
但其实,李三娘理智上也知道四小只做的不对,毕竟是她和王二郎两人之间的事儿,和王家三小郎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又都是还没成年的孩子,怎么样也不该他们负责任的。
侄子们的初衷是维护她这个姑姑,但行事未考虑后果,还是武断了些。
今天是王家三小郎找的青皮,万一找的是身上有几手功夫的游侠或者带有刀棍的恶人可如何是好。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王大郎说完,沉下脸,不再开口了。
场面一下子尴尬起来了。
李三娘正想着开口道歉,李大兄提前开口说:“王大郎,这事儿是孩子们之间的事儿,大人本不好插手。既然你来讨个说法,那我就直接说了。这开始大郎他们去找王小郎们可是留了手的,不然你以为王小郎们头天怎么不跟你们说。后来王小郎们气不过找了青皮可是不讲究啊,这找了帮手还是这样上不得台面的痞子,就这还打输了,你也好意思上我李家来讨说法。呵。”
每次听到李大兄对人发出不屑的“呵”声,李三娘自己就是带着妹妹的美化滤镜都觉得李大兄真的挺讨人厌的了。
更别说王大郎听着李大兄这不着五六的辩解,气的就要摔茶杯了,李二兄赶紧的接话:“王大郎君,我大兄的意思是,这开头是大郎他们不对,该让他们给王小郎们道歉。”
李二兄招呼站在李三娘身边的四小只过来,抬手给了李三郎一个大脑蹦。
“赶明儿你们就去给王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