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安国公”三个字, 船舱外的人警觉地一抬眉,旋即神色如常,垂眸继续饮茶。
李秋阑秀眉微颦, 打这位王家二公子说出这话后, 不禁笑意敛起,连心下的聚起那份好感都散了几分。
“二公子的消息倒是灵通。”她淡淡一笑, “家父曾在京城做官,又与老国公爷是同僚,多少有几分交情, 可自家父故去,过了这么些年,都已是不值一提的往事了。”
“是吗?”王宸昭却是不怎么信这话,那张媒婆来王府说亲, 生怕他们介怀这位李姑娘的家世,还悄悄透露给他们,这托她做媒的正是京城安国公府的老夫人。
若真如李秋阑所说,两家已然没了太大的牵连, 这位萧老夫人何至于费心让张媒婆替李秋阑寻一桩好婚事。
再者,李秋澜的祖母,那位李老夫人先前离开庆德去京城求医时, 听闻病得不轻,可此番回来,看似已经大好。她李秋阑一个孤女,无依无靠,京城花销又不同于庆德这个小县城, 她如何能撑着在那儿给祖母瞧病瞧了大半年之久, 其中应是少不了安国公府相助。
王宸昭有入仕之心, 他自认才学出众,将来定能蟾宫折桂,金榜题名。可这官场断不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便会有回报的,若能靠李秋阑借到安国公府这股东风,他这加官进爵的仕途路定能走得更顺些。
虽然后头王宸昭并未再提起关于安国公府的任何事儿,举手投足也谦逊有礼,可李秋阑心下有了芥蒂,再不愿同他多说什么。
画舫在湖上绕过一圈,她便以酒楼还有事儿为由,和萧鸿泽一道离开了。
王宸昭将他们送到马车旁,直看着他们离去,才心满意足回府去。他认定这桩婚事已是板上钉钉,回程的途中嘴角便没掉下来过,他靠着车窗,任春风拂面,脑中已在肆意徜徉那青云直上的大好光景了。
那厢,马车驶出平水湖没多久,李秋阑就听窗框被扣了扣,她纳罕地掀开帘子,便见萧鸿泽骑在马上,微弯下腰,问道:“李姑娘觉得,那位王家二公子如何?”
李秋阑闻言垂了垂眼眸,若那位王二公子没说那话,她可能还会试着再看看,可打他提起“安国公府”这四个字,李秋阑便果断知晓此人绝不可嫁。
她从商多年,多少具备看人的能力,故他藏得再好,她也瞧得出来,这位王家二公子娶她怕是存着旁的打算,且他这份心思很可能跟安国公府有关,既是如此,她就更不可能嫁了。
萧家人都待她极好,她不可能反过来利用他们对自己的这份好意。
她朱唇微抿,看向萧鸿泽,“那位王二公子确实不错,可他那般文人,博闻广识,出口成章,而我一个经营酒楼的,不擅诗词,反是能说出来的菜色更多些,我俩可能不大合适……”
萧鸿泽点了点头,神色倒是极为平静,“男女婚事,也要看缘分,李姑娘既与那王二公子没有缘分,还是早些说清楚为好。”
李秋澜也是这般想的,可对着那王二公子,直接说拒绝的话实在不大礼貌,还是明日让张媒婆转而去那厢回绝一声吧。
她点了点头,正欲放下车帘,便听萧鸿泽蓦然道:“今日正好出来,我看前头热闹,李姑娘不若带我去逛逛。”
李秋澜探出头往前看了一眼,那条西麟街确实算庆德最热闹的地方了,她歉意地笑了笑,“倒是秋澜疏忽了,国公爷难得来,秋澜本就应带着国公爷在城中四处走走。”
她向车夫道了一声,马车转了方向,在前头的街巷边停下。
萧鸿泽翻身下马,将李秋澜一并扶了下来,两人并肩而行。
或是感受到他的异常,李秋澜忍不住抬眸瞧他,不知为何,分明这位国公爷浅笑着神色如常,可她总觉得他心情格外地好,她也描述不出来,只那份喜悦映衬在脸上显得他愈发神采英拔,气宇轩昂。
她收回视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