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真界趋向神道之人不少,真正迈上神主尊位,又能有参照价值的,却只有半个。
这“半个”就是巫神。
概因佛祖、道尊和元始魔主,实在超出了人们能够揣测分析的范围;罗刹鬼王则一开始就贯通两界信众根基,往来真界与血狱鬼府之中,变化莫测,也没有分析的价值。
只有巫神,算是最醒目的负面例子。
剑巫大战时,论剑轩以曲无劫为首的一众剑仙,正是以至精至纯的剑意,破灭天地法则,甚至直接割裂了巫神与广大巫门信众的联系,激发了反噬之力,使巫门几遭破灭之劫,再一举重创巫神,迫使其长眠。
当时巫门一系的混乱和绝望,典籍上记载得入木三分。不过也正是依靠那群无所顾忌的剑修,也使得此界亿万众生从“血脉”的局限里挣扎出来,真正进入了凭借道统传承超拨精进,百家争鸣的繁荣时代。
说巫神是“半个”,则是因为,当年战时,巫门固然还是如日中天,可其背后的巫神,相较于他的全盛时期,已经持续衰弱了十余劫时间。
这也导致了得出的结果,不那么有说服力。
也多亏八景宫众高层,长年在域外修行,可以用域外大世界类似的情况,加以印证。
为何会出现这种持续虚弱的情况,一直都没有个确切的答案。却能让人感觉到,神道之途,可能有那么一些瑕疵。当然,这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没有意义。八景宫众高层也不会把思路偏移得太久,他们只需要明确一件事:
神主布网疏通而根系繁密,移之则伤;地仙自证道果而不容于世,留之则损。
说来简单,却是八景宫一脉无数劫来的研究成果,不论是在真界,还是在域外大世界,都是经过有效推演、验证的真理。
可眼前这一幕……
当即就有人展开推衍神通,推演其深层奥妙,也有人助他一臂之力。
不多时,某个看起来比较合理的答案就承现出来:
“是借鸡生蛋?”
“怎么讲?”
“那个叫余慈的后进,本身不过是真人境界,然而观其底细,修炼的是天垣本命金符,道基扎实不说,观那运化法理,其人恐怕已经触及生死存灭的根本法则,如若不然,岂能以北斗召落诸天星力,周覆此界,掌生注死?”
在此的修士,无一不是修为超凡,境界高深之辈,稍微给一些提示,其后便自然而然推演出来:
“原来如此,以此人为基础,吸引蕊珠宫,还有东海之畔某位剑修强者的助力,以神主法门搭起台子,走的时候再拆掉……是‘降神’之术。”
“不错,就是‘降神’之术。怪不得‘后圣’那么护犊子,上清真传,又是降神之体,便如人间帝王天子,承天运,掌权柄,实是上清复兴最关键的棋子啊。”
“嘿嘿,上清宗封召神明,搭建神庭,本是要走出一条新路,没想到最后还是回到了这条路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年上清宗若真是踏踏实实、按部就班拿一位神主出来,未必会落得那般下场。”
眼看要起争执,便有人插言道:“好像罗刹也有这个意图?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其教中碧游上师修为、境界、心性都是顶尖,可是法则不太理想……”
“罗刹鬼王再想怎样,至少根底还算分明,那位‘后圣’本体又在何处?”
“想必是在域外?”
“域外神主?怎么过元始那关?”
“何必非要是域外?开辟的大世界中,比如九幽冥狱,若不算恶劣的环境,也算广袤丰产,强者无数,堆起一位神主,并不困难。”
也有人扳着指头盘算。当年北地大劫,上清宗两位地仙,九位劫法宗师,三十二位真人,共计四十三位,宗灭之时,殒落达三十九人之多。剩余四位,包括朱太乙在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