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中途遇到过什么干旱啊、暴雨啊、虫灾啊,反正只要是能影响庄稼产量的,基本都写了一遍,然后就是秦浩带领知青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战胜了这些灾害,确保了大豆高产。
这篇文章要是放在后世,估计会被骂成筛子,因为逻辑不通顺,很多困难压根就不是靠人力就能克服的。
然而这是六十年代,人定胜天是一种被广大民众认可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创造了许多奇迹。
所以这篇文章的出现,在民众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在知青群体当中。
许多知青来到农村之后,发现这里不仅条件差,而且吃不饱、穿不暖,简直就跟坐牢似的,一个个开始自暴自弃,有的更是成了村熘子,不是偷王寡妇家的鸡,就是拖李老汉家的狗,这也极大恶化了知青跟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
秦浩的出现让知青们看到了,原来还有另外一种活法,靠自己的双手也可以闯出一片天来。
当然,也有一部分知青觉得这就是作假,怎么可能五个月内就实现自给自足?要是种地真那么好种,村民怎么还吃不饱饭呢?
钟跃民就是其中之一,眼看五个月的期限已经过了三个月,钟跃民带领的这帮知青,别说种地了,就连荒地都没开垦出来。
相反,由于不需要再去队里干活,不少知青性子都玩懒了,一个个每天去田里装模作样的刨两下,然后就不知躲到哪里去睡觉了。
至于五个月之后领不到口粮?他们才不担心呢,实在要是没饭吃了,他们就跟上次一样,去县里要饭,要不到饭就去找知青办,总不会有人看着他们饿死。
一个个算盘打得很精明,甚至觉得秦浩这帮人就是傻子,明明可以躺着等吃饭,何必那么累呢?
跟钟跃民他们类似思想的知青不在少数,这也让不少地方很是头疼,偏偏这帮知青还打不得骂不得,万一破坏了知青下乡的政策,上头可没好果子给他们吃。
就这样,秦浩的事迹从县里传到了市里,然后又开始传遍了整个陕北,最后这篇报道直接被各个省市的宣传部门看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传。
全国正是缺这样的典型呢,一下子,秦浩这个名字就开始在全国的知青群体当中有了极高的知名度,不少地方甚至组织知青进行读报学习,并且每个人都要写下读后感,写得不深刻的还要重写。
多年没拿笔的知青这下又得重新拿起笔来,不少知青一听秦浩这个名字就咬牙切齿,恨不得锤他一顿。
只是恨也没用,该写还是得写,不少知青一边写着读后感,一边在背地里画圈圈诅咒秦浩。
也有认识秦浩的,特别是京城的大院子弟,提到秦浩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秦浩知道嘛,那是我哥们儿,厉害吧,这都上报纸了。”
张海洋原本是打算来医院请病假的,结果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看到一个患者家属正在看报纸,见报纸封面是秦浩,顿时来了兴致,跟人吹了起来。
见对方不相信,张海洋急了一下站了起来。
“张海洋?”
一个女声传来,张海洋疑惑的回头,一看居然是周晓白。
“怎么是你?”
周晓白笑嘻嘻的双手插在兜里:“我在这儿当护士啊,你来干什么?”
张海洋一拍脑袋:“哎哟,一激动把正事给忘了。”
“你啊,总喜欢整这些歪门邪道的。”周晓白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她所在的是部队医院,这些天也没少接触弄虚作假的士兵,一眼就看出了张海洋的意图。
张海洋也不以为耻:“什么叫歪门邪道啊,就我们那班长,整个一土老帽,还整天摆班长的谱,拿我们当傻小子呢,我偏要跟他对着干!”
“那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这是部队,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懂嘛!”周晓白的觉悟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