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自认为海瑞是臣的知己。他欺君犯上,臣自忖难辞其咎,等同于臣犯上。此臣罪一。海瑞写的这个东西,臣虽不知,但近来海瑞行为反常,臣作为朋友没有规劝,未曾规劝者与书写者同罪,此臣罪二。臣妹承办福远织坊,不能归束属下,发生山东与北京两起贪污大案,海瑞虽与臣有故交,此事并未藏私,臣不仅不能体恤海瑞公情,反而施加重重压力,令他不能结案,此臣罪三。海瑞所呈的东西,到底是何等狂悖之言,臣知或不知,有这三项罪名都已难辞其咎。海瑞既然提前买了口棺材等待伏诛,臣无非也自备几口,与家人一道等着伏诛罢了。至于陈公公所言,问臣是不是好样的,臣这就回陈公公。海瑞呈上这样的东西触怒龙颜,陈公公何以说海瑞是好样的?海瑞既然不是好样的,陈公公为何认为臣不是好样的?陈公公此番话,才是真正的狂悖犯上之言!与海瑞有何区别?臣恳请治陈公公的罪,让他收回方才大逆不道之言,臣方有下言!”
始终趴在地上的黄锦,忍不住抬头望向于可远,眼神中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和惊叹之情。
嘉靖猛地望向黄锦,“这就开始佩服了?心里是不是在想着,这才真是个好样的?”然后又望向陈洪,“朕不管你是不是真有眼力,朕姑且就认为这个海瑞是个好样的!于可远也是个好样的!这话不仅不用收回,还非常对!对!非常对!”
于可远从进来时的淡然自若,再到如今,终于有了一丝惊慌。
但他还是按捺住所有情绪,静静地望着嘉靖。
嘉靖又望向于可远,“你一定不知道,朕平生就喜欢像你这样的,都是好样的!你的什么朋友,什么故交,什么恩师,什么同党,什么背后靠山!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来到殿前!朕都喜欢!”
于可远的朋友和故交有谁?
俞咨皋算吧?林清修算吧?他们何罪之有?
恩师是谁?高拱……
同党是谁?往高了说,杨博、黄光升、伍辛、胡文远……
背后靠山?往高了说,司礼监的黄锦,裕王府的裕王和李娘娘,戚继光和俞大猷,乃至提携过他的谭纶,举荐他的王正宪,为他向嘉靖进言的陆经,连徐阶和张居正也提携过……
这一路走来,于可远有太多贵人相助,而嘉靖这番话,便是要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嘉靖这番话一讲,便是杀人诛心!
于可远知道自己肩膀上不仅扛着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还有更多的人的身家性命都在这命悬一线之间,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杆道:“回皇上!微臣不是谁的同党,任何提携都有迹可循,遵循祖宗家法,遵循大明律!”
“臣是嘉靖四十二年的禀生,因受皇上赏识,入国子监称为天子门生,若是恩师,陛下才是微臣真正的恩师!陛下让臣到翰林院修撰《三大政纪》,之后赴宛平县治理灾民平息民怨,一直到几日前升列詹事府,每一步都是陛下您的提拔,若说靠山,陛下您才是臣真正的靠山!若说同党,微臣也只能是陛下您的臣党!陛下对微臣的提携之恩,微臣没齿难忘,更不敢又二心!君不密则失臣,陛下刚才之言有失君臣之道,更非明君之言!臣叩请陛下收回此言!”
说罢,于可远朝着地面猛磕了几个响头,那振聋发聩的声音在殿内徘徊不尽,又传入殿外百官的耳中。
而最先灌入的,是嘉靖帝的耳畔。
他望着于可远那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忽然大脑一片空白。
这是在哪?不是玉熙宫吗?不是他每日被臣子和奴才们吹捧的地方吗?他坐在蒲团上,只感觉四面八方有无穷冷风灌入他的身体,他望向四周,没有一人向他伸出援手。他像是被群狼环伺,孤立无援的老人。双眼望着站在殿门口的李王妃,望着同样被于可远这番话震撼的百官群臣,望着他们眼中闪过的激动,望着他们体内流淌着的沸腾的鲜血,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