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真书院>历史军事>大明枭相> 第185章 论《三大政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论《三大政纪》(2 / 3)

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即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

但朱厚熜不认可,他对时任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朱厚熜即皇帝位,改元嘉靖不久后,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

嘉靖帝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而《三大政纪》便是严嵩严世蕃等人上疏数万字,抨击杨廷和、毛澄等人,全盘推翻“大礼仪”中对嘉靖不利的言辞。严嵩严世蕃为了加速陷害杨廷和等人,开馆编撰《三大政纪》,在《皇明祖训》的基础上,还提写了很多有利于自己的言辞,抨击了不少政敌,因为有对“大礼仪”的篡改,嘉靖帝便对这些小事情视而不见。但如今严嵩严世蕃倒台,除了关于“大礼仪”这一块,其他不公平之处都要重新编写。

也因而,在清流们眼里,《三大政纪》是一部臭名昭著的“名著”。为了达到陷害杨廷和等人的目的,中间多有混淆是非,点到转折之处,而严党这些人尽以忠臣的面目被记录在白纸黑字上。可谓是趋炎附势登峰造极之作。

而这行无关痛痒的批注里多出来的内容,还刚好被两页分开,如果不是特别细心想要挑错,根本不会注意到这里,更别提今天除了《三大政纪》外,还有多少必须在今天完成的所谓“万分紧急”的事情。

种种迹象表明,有些人不想让他发现这里的猫腻。

这条批注里新加入的内容,包含了他预料到和没有预料到的用词:“或许是有意为之……有待商榷……未尝没有这种可能……尚未有足够证据表明……不能以偏概全……”

这些模棱两可的词,招招打在致命的问题上。最需要表明态度和立场的问题,却给出这样的批语,只能说坏到家了。

编撰这样一份《三大政纪》,若是上交,于可远最少要落得一个怠政的罪名,还得找一个背锅侠,证明这不是自己批注的。

喜庆建议他老师立刻将事情捅到内阁,让内阁插手处理翰林院那些无耻之辈。于可远不愿意——翰林院不可能完全洗牌,就算只留下几个人,自己整这样一个狠活,将来在这里也将寸步难行。何况这样一件小事就要劳烦高拱,也未免太让人看清。

京城处处有眼线,不止是嘉靖帝的锦衣卫们,身居高位的官员们哪个又没有眼线?自古文章易出事,像翰林院这种穷乡僻壤,虽然不是争斗的最中心,但也不可忽视。于可远笃定,这里发生的事,高拱其实已经知情了,就想看自己怎样处理。

“你要明白上头人的心思,如果没有明显利益能够争取,那么任何祸事最好报喜不报忧,也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给人添麻烦,就是不给自己添麻烦。”

“可是……”

喜庆若有所思,但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但我也不会轻饶了他们。”于可远眯着眼,“能办出这么大的事,杨百芳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得罪人的事情,就送给他吧。”

喜庆抬头,“老师打算怎么做?”

“你不觉得很不公平吗?”于可远问他,“为什么我们这样辛苦的时候,他们却能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毕竟,他们已经让我这几日不得安宁了,风水轮流转,该到他们了。”

“是应该这样!”喜庆咬着牙道。

于可远看着他。“去查一查杨百芳家住在哪。”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册子。

喜庆接过册子翻阅,然后很合理地补充了一句,“让他们知道老师的厉害!”

“但不要急,再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