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真书院>玄幻魔法>宋吹> 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年二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年二十(1 / 3)

1042年,姚嗣宗、范仲淹首次提出了渐复横山的方案:将主力分三路,每路步兵一万,骑兵三千,使三路军互掠于横山。先鄜廷军,引诱西夏军来应,我方则退守边寨或据险要,不与之战。待其困乏撤军之际,则派出环庆军继续引诱其回兵应战,此时再派出泾原之师加入战斗,使西夏军奔命不暇。这是总结历史上在作战经验而编制的夺取横山的比较完整的作战方案。

方案再好,也得有人去执行,于是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为相,“奋然将雪数世之耻”,变法图强,励精图治。

熙宁年间向西攻取青唐吐蕃和角厮罗等政权,拓地两千余里,建立熙河路,对西夏逐渐开始占据战略主动。与熙河拓边同时,宋神宗也开始尝试攻取夏土。他先是选取了横山方向对西夏发起进攻。治平四年(1067),宋将知青涧城种谔率兵逼降西夏绥州嵬名山部。

熙宁元年(1068年),建昌军司理参军王韶上《平戎策》,认为“西夏可取。欲取西夏,首先应当收复河湟,如此则夏人腹背受敌,不攻自破”。神宗认为王韶之议颇为有理,决定在对夏关系上改变长期以来的守势,采取主动攻取的方略。

在此期间,一颗将星冉冉升起,不过此人身份特殊,历史评价毁誉参半,此人就是李宪。

李宪是赵宋从监军变为独掌军权的武装太监的第一人,军事才华出众,征战西北,开疆拓土,但是反对他的人也称他为北宋的“四凶”太监。

要知道因为汉唐宦官执掌兵权的历史教训,尤其是唐朝的鱼朝恩等大宦官可以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给宋人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赵宋一朝的宦官们一直处于被文官集团打压的状态,李宪能突破极限,一方面和神宗皇帝的信任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宪过人的军事才能。

熙宁三年(1070年),神宗派大臣韩绛经略陕西,开幕府于延安。李宪在韩绛幕下担任走马承受。韩绛的爱将种谔想谋取被西夏占领的横山寨,李宪极言不可,但种谔不作理会,率兵袭败西夏军,带兵三万人修筑罗兀城(今陕西榆林镇川镇境内),又派都监赵璞、燕达修筑抚宁故城呰(今陕西米脂境内)。李宪认为此时分兵,有失掎角之势,一旦形势有变,各路均将难以自保。时隔未久,夏人果然攻取顺宁呰(故址不详),之后围攻抚宁。当时种谔正在绥德军(治今陕西绥德),闻得此信,茫然失措,以至于垂泪而不能下笔。这一战,夏人大获全胜,宋军新筑诸呰全都重归夏人之手。朝廷得知战报之后,贬种谔为汝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韩绛亦因此谪知邓州。由于李宪此次参与军务,言之切当,遂得神宗倚重,又被派往河东路(治今山西太原),在经略使赵禼幕下担任走马承受。当时,赵禼对李宪的军事才干也十分看重,两人对边事的论见往往不谋而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北宋王朝针对北方强辽的军事防御力量。

熙宁六年(1073年)初,王韶上奏请求兴兵收复河湟之地。神宗准奏,并专意委派李宪前往巡视督师,与王韶协力进兵。不几日,北宋大军便攻占河州(今甘肃临夏),拓地一千多里,招抚人口三十多万,连河州羌酋木征之妻亦被俘虏,史称“河州之役”。北宋在此设置熙河路(治今甘肃临洮),任王韶为经略安抚使,李宪亦因战功加封东染院使、御药院干当官。

夏人对此次役失利耿耿于怀,旋即开始报复,然而在牛精谷(故址不详)、珂诺城(后改名定羌城,今甘肃广河)两次战役中,宋军却再战再捷。宋神宗十分赞赏李宪的军事指挥才能,留他在熙河路安抚司干当公事,与王韶相为表里。

就在此年二月,表面上平息的河湟之地战事再起。本来宋神宗以为河湟已定,遂调李宪前往鄜延路督师,但是被赶出河州的夏人酋长木征又联合董毡、鬼章羌兵卷土重来,攻占河州踏白城(今甘肃积石山癿藏旧城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