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真书院>历史军事>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第21章 赵生的决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赵生的决策(1 / 2)

赵县乃是当年赵国的龙兴之地,可惜赵国却如一千个哈姆雷特般复杂,这就相当于将赵国后人的财富拒之门外。

若非这话是皇子赵生所言,怕是早就被赵氏族人赶出赵县了。

“我很想聆听赵公子的真言。”

如此重大之事,这么多年来竟无人能察觉,其中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按照你们以往固有之思维,春种秋收,而后在人头上刮取一点赋税,然而,即便后来你们将赋税刮得更多,但总量依旧如此,不会有多余之人供你们收割。”

赵生差点就说是收割韭菜了,在他眼中,赵县的这些人,就如同机械式发展,毫无新意。

“那……请赵公子示下。”

“依我之意,今年春后,全部不要在土壤里种植稻谷,而是种植大豆,且可一年种三季。”

大豆,乃是黄豆的另一种称谓,总之也就是黄豆,这玩意煮着吃味道可不咋地。

“赵公子,你这般做法是否有些玩笑?”

“我这般做正是为了改变我们赵县的土壤结构,最多三年如此操作,以后再种水稻,我们赵县的水稻亩产能达四石以上。”

四石,差不多就是五百斤,在当时的产量中已属高产。

“公子,改种大豆就能改变?”赵常晟仍有些难以置信。

“这般天机说了估计你也不懂,不过既然我也是为了赵家,我便说说。”赵生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水,此时赵广义也被请了过来。

“我们现在的土壤,其中涵盖了过多的碱性物质,而土壤所需的氮磷钾有机肥,里面一点也没有,别看你们入秋火烧秸秆,那就如同放屁,只会使土壤越发板结,让土壤里的氮肥消失。”

“我让你们种大豆,是因为大豆的根系有一种特殊的生物霉,可使土壤的氮化合物增加,其次,豆制品的残渣可作肥料,增加土地的氮肥,

当然,多余的秸秆也可烧一点,其实家里的炉灰就很好,切勿去地里焚烧。”

赵广义作为县令,对农业也略懂一二,问道:“地里烧秸秆不是可将土壤里的地虫杀死吗?且可增加肥力。”

“地虫?你说的是蚕食农作物的虫子吧,你见过多少这类虫子是春天为害的,大多是秋季,很多人以为这些虫子是春节长大,秋季出来为害。”

“其实啊,焚烧仅有一点点好处,而我们这里是北方,冬天便能将害虫冻死,所谓的瑞雪兆丰年,便是这个道理,南方人说用火烧还有些道理,我们北方人说这话,简直就是放屁。”

赵生的话让两位赵姓之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你们也别觉得我说话难听,尤其在我们北方,火烧秸秆,烧死的不只是虫子,也将土壤里唯一的氮肥变成了氮氧化合物,这玩意第二年特别容易腐蚀植物的根系。”

“并且,氮氧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会产生一种铵盐,而这种铵盐是有毒的,如果大量铵盐进入水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对土壤也会产生板结。”

赵生哔哩哔哩说了许多,两位赵姓权威人士是一句也没听懂。

最后赵常晟说道:“这么多年来,老人都说秋天的秸秆在田地里焚烧第二年能丰收,结果,我们赵县每年的产量还是这么少。”

“这也不完全是烧秸秆所致,但在田地里烧秸秆是最愚蠢的办法,烧秸秆主要是获得钾肥和氮肥,这就需要一种复杂的燃烧技术,如此烧出来的肥料方能产生有效的氮肥。”

赵生见两人依旧迷惑,端起茶杯:“先喝口茶,做农业有句话,农业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好坏决定了农业的发展。

比如我们的土壤,一点铵盐的过剩,如果我们种的是大豆、花生、稻黍等作物,里面都会有毒物,只是暂时吃不死人。”

赵广义终于忍不住问道:“皇宫里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