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想法,你急个啥。”
危三梁又气又想笑,“以后当面说人坏话的时候记得躲。”
“呵呵,你担心我,天天想着我分是不是?”毕五车轻敲着桌上的平板,“教授说得没错,一个松散的团队最容易被猜疑攻破,猜疑最方便从社会经验少的人身上下手,这类人丰富想象力超过合理的现实经验。”
从三个月前警局陆续收到动物和行人在路上被塑料子弹击伤的报案,经过调查实际发生的次数远超过报案数量,绝大多数没有都没受到重视,以为是被小石子崩了一下。报案的都是明确有尖头暗器形状的子弹嵌入皮肤或被打伤后找到了袭击物类似子弹形状。刚开始警局从收集到的袭击物判断以为是弹弓和bb枪的子弹,但逐渐发现子弹形状在升级,子弹重量增加,表面出现膛线痕迹。
警局开始全面收集排查相关问题,发现相似案件又多又杂,频率高范围广,被袭目标没有任何统一性,经过多方配合调查,只能查出3d枪支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一致的,存在同时升级的特点。
经过教授的分析,并不是一个人或小团队作案,而是有人把制作的3d枪广泛派发给未成年,用他们的好奇心和冲动来测试枪的性能,这些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初高中学生,初中生居多,所以才出现了目标和时间的多重不确定性。可以从他们里面最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下手。
放出消息称有人使用3d枪打伤警察,社会安全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已经查到是某些学校的在校学生。再发布内容针对性相对模糊的劝导新闻,建议学校加强管理,学生如能提供重要线索情报会给与助学补贴和优秀市民奖励。消息一放出,不少学生提供了自首级别的线索。仅仅十天已经基本清缴了市面上散布的试验性枪支,经过严控巩固,未见新的版本流入市场。
下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收集的线索找出背后的小团体一网打尽。教授认为这个两到三人的组合,其中必然有一个人是相对更急功近利的,他的目标性更强更容易提前出手,更容易暴露。他们急需进行新的试验,在没有广泛试验数据的情况下,需要其他方法替代,一旦效率降低,其中那个急功近利的人会提前攻击目标,冒险达成自己的目的。
“为什么不是四个人?”房一钤的问题角度让人捉摸不透,“一定是两个或三个人?”
“四个人以上不具有稳定性,一个人难以短时间完成制作和分发。”毕五车给出了推测的分工图,制定计划、出图制作、分布式派发,“这些事情要达成快速迭代升级,应该是两到三个人的工作量。”
“这么说来,他们的3d图纸是自己制作的了?”危三梁翻着收缴上来的3d枪支照片,每种型号都配了拆解后的3d还原图,“这是家用3d打印机能做出来的吗?”
“贵一点的应该可以,材料能买得到,不是什么稀有的东西。”毕五车指着最后出现的一款,“我在家试了一下,可以做出来,但射击次数大约3次,第3次已经不太行了,需要非常近的距离才能有效射击。”
“如果是我的话,升级成两发弹夹是必要的,可以补枪,现在这种一发装一次弹不太行。”危三梁想了想,“或者升级到能打三发,两枪躯干一枪头,效率更高。”
柳七星指指资料里的3d材质分析图,“很难,这材料太脆了打躯干效率很低。第三发都近距离了,不如直接上刀子。”
“他们想杀目标是谁?”房一钤有点想不明白,“他们搞这么麻烦不会只是想引发骚乱吧?这么试验升级总有个明确的暗杀目标吧?”翻着资料,最后有列出一个很模糊的范围,与学校或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这不就是老师吗?”
“不一定,可能是教务人员。”毕五车想了想,“补习班的也能算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