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的阿赫玛大汗直接火冒三丈。
堂下,燕国的文武官员也咬牙切齿,凶神恶煞地盯着面前的夏国使臣,有人甚至已经提起了刀。
夏国使臣咽了咽口水,可是该说的话他还是得说:“大汗,当初两国订立条约仍在,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任何一方如若遭受北戎攻击,另方都得无条件援助。
,而今夏国蒙难,贵国却背信弃义,自毁盟约,实在不堪。既然贵国不愿意遵守约定,那夏国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这就是你们对燕国出手的理由?"阿赫玛大汗压着怒火质问。他一把将夏国的国书砸回使臣怀里,怒不可遏:“燕国因为财力不足才不便出兵,你们倒好,竟然想要举国搬迁至燕国,真是阿赫玛大汗铁青着脸,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夏国的无耻。这些人自诩礼仪之邦,结果做的事情却无耻之尤!自己打不过北戎,就用如此毒计来拖燕国下水!
是他先前信错了人,竟还以为夏国都是良善之辈。使臣擦了擦自己脑门上的汗,继续冒死开口:“大汗先不遵守约定,夏国也别无他法。朝廷已经释放了一批死囚朝燕国押运,,若是来日北戎当真攻克襄,
阳,整个夏国朝廷都会迁徙至燕国,至于夏国的军队、百姓,自然也会跟着一道过来。
大不了
,江南的城池他们都不要了,丢给北戎,人来燕国避难就是。至于。
燕国能否容纳夏国臣民、是否愿意容纳夏国臣民,那都不是他们现如今要考虑的粥不嗓正花果能缶乘置惶北我身将痰撞型燕恩来一冬有街啥,燕留想野换家战术一出,燕国君臣比吞了一只苍蝇还要恶心。夏国即便打不赢北戎,可若是举国搬迁到燕国,势必会引起燕国骚乱。届时,他们想要作壁上观便不可能了。
燕国那些已经气疯的大臣甚至想要拿夏国使臣开刀,阿赫玛大汗又何尝不想将人给宰了?可是方才使臣那番话也让他投鼠忌器。阿赫玛大汗强忍着恶心叫人先去打听,发现夏国还真的押了一大批死囚到北境,准备往燕国投送。这等作奸犯科之辈,为了活命什么干不出来,只怕燕国的戍边将士也没办法将他们尽数拦住。一批死囚都如此棘手,若是夏国举国搬迁,他们就更加束手无策了。
真是好狠,好恶毒!
阿赫玛大汗气得整宿整宿睡不着,眼瞅着夏国还在远远不断地运人,燕国朝廷也终于憋不住了。
他们遵守约定,派出了十万军队赴前线支援襄阳城。使臣连忙将此事快马加鞭送去健康城。
这回北戎突袭,夏国兵马又不够,襄阳城死伤无数,直到随春生等携九万兵马尽数支援,情况才有好转。可是先前朝廷扯皮,给的粮草军需都不足,严重拖累了战况,前线士兵艰难守城,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如今燕国愿意尽快出兵援助,已经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至于燕国会不会就此跟夏国交恶,已经不在夏国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谁还在乎燕国事后如何反应?退一万步来说,此事难道不是燕国引起的?他们若是遵守约定,夏国何至于用这等手段?法子损不损是一回事,有用又是另外一回事。只要能威胁到燕国,下回他们照用不误。
皇上暂且送了一口,不过心中却将之前使绊子,阻挠他调兵的官员都记下了。若不是这些人怯战,襄阳城一战不会打得这样惨烈。他苦心故意经营了整整五年,到头来还是被这些窝囊废一样的臣子给拖了后腿。皇上因前线战况几次发火,朝中自两位丞相起基本都遭了殃。两位丞相被罚俸一年,数位御史、六部官员与翰林院学士贬的贬,罚的罚,若不是顾忌着线战况,只怕朝廷得要流血了。
后宫前朝战战兢兢,谁也没有料到,一向以仁慈著称的君王,这回竟然如此强硬。
不少被波击到的官员,等到二皇子关系匪浅。也有人求到他头上,可二皇子愣是咬牙没有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