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咱们抄一抄不得了。】
【嗨,老乡。你家有丹书铁券没有?】
【哎,你骂谁神经病了?】
【别说还真打听着了。】
【台州老钱家就有一块,是吴越王赏给他祖宗的。】
【“有言台州民钱允一,吴越忠肃王谬之裔,家藏唐昭宗所赐铁券。《明太祖实录。》】
【吴越王是唐朝人。】
【因为抵挡黄巢起义,有功升了官。】
【后来被后梁,封为吴越王。】
【可怜了老钱家。】
【丹书铁券犹在。】
【他的吴越国却没了。】
【朱元璋派人拿了老钱的丹书铁券。】
【照着赶制了一批。】
【形如瓦片、分七等。】
【上面用金子镶嵌出刻着持有者的功绩。】
【蒙恩次数以及免罪次数。】
【铁券一分为二。】
【朝廷和工程一人一半,跟合同似的。】
一些不懂丹书铁券为何物的平民,在旁白的解说下,也能听懂一大半。
“这东西不就是免死金牌吗?”
不知道是谁最先说出了这样的解读。
最喜听说书先生一通胡诌的平民们,此刻都拍起了手。
“有这东西,那岂不是高枕无忧了。”
“这东西好啊。”
“就像说书先生说的一样吧?要是真犯了什么错。只要拿出一看,就被免罚了。”
“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一位饱读诗书的举人站了出来。
“丹书铁券此物,也要看对方认不认。”
举人这一番话,像是一盆冷水泼入在场众人的头顶。
当下其他人也不理他,兀自嘀嘀咕咕。
“得了丹书铁券的人应该会很好吧?”
“真羡慕啊。”
“这些当官的就是好。”
类似的话语,出现在许多位面,无数古人艳羡不已。
要知道,这样大的权利,是大部分古人无法触碰到的,更多人一辈子所遇见最大的官员,便是管他们的县令。
至于那些尚书、丞相,更是指在话本里出现的角色。
“哟西,原来李善长是韩国人!”
“受害者名单。”
“不封王了,朱元璋还是很懂春秋之事。”
“朱元璋算得位最正的,也是难度最大的皇帝。”
“最后都砍了。”
“也是根朱标死有关系吧。”
“魏国公是洪武九年封的,洪武三年是信国公。”
“徐达善终了。”
“朱元璋也很信任李文忠,可惜李文忠估计把自己吓死了。”
“这个杀人数字和屠杀一两县的事,得存疑,清朝写明史,太多因素了。”
“曹国公儿子是大明战神李景隆。”
“难怪南京史称徽京了。”
“常遇春死了。”
“徐达善终是清朝,修的明史写的,所以肯定是假的哈哈!”
“安徽何其多才!”
“明代死亡笔记!”
“所以证明,一省之地的人才,就够打天下了!”
“朱元璋安徽出生,祖籍还是徐州,他爸老搬家。”
“诛九族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