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两个多月过去,在这两个多月里,王昊没有发动战争,而是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和内政的疏理。
期间,王昊动用了郭绍振的舰队协助从江西向辽东移民。加上之前崇祯派出江南船队送来的人口,从江南移民过来的总人口超过了一百万。
从李自成治下向辽西的移民也不少。在邱民仰派出的商队的沿途接济下,自年后以来,便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灾民前往山海关接受安置。
这大半年来,韦何在辽西收拢的灾民,也达到了一百多万。整个辽东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380万左右。
除此之外,王廷臣在登莱也收拢了不少灾民。这些灾民主要是送往朝鲜半岛,用于优化族群人口比例。仅是这大半年,从登州送往朝鲜半岛的人口,也有50多万。
短短半年时间。
移民超过250万!
用掉了很多钱。
这种大规模的移民,是必须要有强大的后勤支持的。这些迁移过来的百姓,每个人都有一张嘴,还有的是两张嘴……别想歪了,这里指的是孕妇,孕妇肚子里的胎儿也有嘴。
有嘴就要吃东西。
就得给他们粮食。
除了要给他们粮食之外,还要给他们住房、衣服、农具、耕牛、种子、锅碗瓢盆。
东北这地方很寒冷,小冰河时期的天气更加寒冷,不给他们厚厚的衣服,一个冬天过去就会冻死一大半。
而且,这地方可耕种的季节很短,很多迁移过去的人,得一直养着他们,直到第二年的秋天他们才会有自已的粮食出产。
因此,如果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持,是无法完成这么多人口移民的。好在这一次从郑芝龙那里弄来了4000多万银子,还有大量的粮食,又让阎应元从安南购买了不少粮食,才使王昊暂时不必为钱粮之事发愁。
除了后勤方面的支持,还得有管理方面的支持。
这就牵涉到“人才”和“制度”的问题。
人才方面。
其实,大明朝还是不缺少人才的,关键得看居上位者怎么用人。
事以类聚,人以群分。
崇祯的朝堂是一个粪坑,阴暗而臭气熏天,所以,苍蝇和蛆虫就会聚集在那里,蜜蜂和蝴蝶就会远离。
王昊经营的是一个花圃,鲜花向阳而开,香气沁人心脾,蜜蜂和蝴蝶就会闻香而来。
这一年多来,李自成的内政“用力过猛”,导致很多有产者逃离江北。
也直接造成了……“人才分流”!
人才分流,简称“人流”。
有位大佬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人流向往的地方,不是天堂也是食堂。人流逃离的地方不是地狱也是监狱。如果允许人类如……动物……般自由迁徙,那么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
还有位屌丝说过这么一句话:
“人其实是一种生物,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有钱人是动物,没钱人是植物。动物可以自由迁徙,寻找更适合他生存的环境。
而植物则只能扎根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遇到阳光雨露,则长得枝繁叶茂;遇到雪雨风霜,则苦苦煎熬,挣扎在饥寒交迫和死亡线上。”
(备注:这里必须歌颂一下伟大的祖国,你看看现在咱们国家变得强大了,多少外国人都想着移民到我们国家来。)
言归正传。
因为李自成的“用力过猛”而导致的人才分流,使东林党之流都去了江南;也使大量有骨气、有眼光、有志向的人才来到了王昊的治下。
这其中就包括在原本历史上籍籍无名的:
马祥羽、徐兆春、解伟坚、桂同明、常绪华、上官绪、王明周,以及范建仁、宋合泛、陆依典、夏史壬、钱书光、龚平、龚正、龚开……等等。
……
制度方面。
王昊让邱民仰组织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