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少「风霜刀剑」。
最后还是拿出入宫的大女儿「元妃」意思,撮合成了侄女薛宝钗和儿子贾宝玉,符合做母亲的心思。
但之中确实多有对不起林黛玉的。
好在,这都过去了,当初的事又是悄悄做的,而且成全林黛玉和谢玉又是贾母老太太出头做成的。
王夫人可没使太多气力,如此也是林黛记得当初王夫人的好,对这个二舅妈一直也是恭敬的主要原因。
而且现在林黛玉过的这么好,这么有福气,何尝不是王夫人当机立断的「福气」。
两人一番恩孝后,林黛玉就领人和管家的薛宝商谈去了。
安排学塾的事,多让紫娟和莺儿具体去办。
林黛玉以想要和薛宝钗说贴己话为理由,把其他人都赶了出去做事。
开始薛宝钗不明所以,直到林黛玉把谢玉的那份多有修改的初稿拿了出来。
又把谢玉的推测好不隐瞒的说了出来,薛宝钗一听,一时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这么久,自从嫁给贾宝玉后,贾府和薛家,没有一个好消息,情况都是越发糟糕的。
管家人的名声虽然好听,可谁知道她的艰难处境。
既要照顾这个破落的家业,维持基本的体面,还有催宝二爷这个不上进的,她陪了多少小心和担忧。
说起来,大家虽总拿薛宝钗和林黛玉比,但她也不过在读大学的年龄,受到封建礼部荼毒,多操心受累之人。
宝姐姐的学问自然也是极好的,拿着初稿林黛玉一讲,薛宝钗就明白了。
之后两人一起定下了计划。
甚至晚上两人,睡在了一起,把贾宝玉赶回了书房。
对此,贾宝玉不但不恼而且还极欢喜,真若当年在大观园那个桃花源的时光,特意拒绝了麝月的贴身服务。
就是晚上一起安寝事,薛宝钗说林黛玉「怎么还和小姑娘一样」,这话让林黛玉不喜。
不过也只是「无意」的话,林黛玉自然不好深究的,不然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两人「贴己话」将将说完,莺儿让人来请,说开学堂的问题。
两人装着若无其事一样,出去了,毕竟都是聪明的透亮人,那种谢玉「犯忌」的话,默契的不会在「外人」面前没有提的。
两人去早就建好的两个学堂,去视察,看莺儿和紫娟事办的怎样了。
说起这两个学堂,也是为了应付其他三个家族的「遗老遗少」建的,农庄的上地皮不值钱,又不特别要求。
只是三月份让庄户上的多打些泥胚,在在山上伐了一些可用木,很顺利就建出十多间稍大的农村大土胚自建房。
受限制于建筑材料,一个房子也不会太大,一能粗粗装下二十个学生就行了。
这庄户上也没多少人,分班分级,又分男女的,谢玉多提供些教师和教材教具就行了。
人多力量大,刚入四月份就建好了,本打算多晾晒晾晒,等八月月算是暑假过去,太不那么热了,就动用,现在只好提前了。
至于桌椅板凳之物,只能先从谢玉学塾那边调集一些旧的,先用着。
其他的就教具教材、师资派遣之类,这些都是经验,抽调好后,就跟着林黛玉一起来了。
虽然是为了应付那些「遗老遗少」,还有掩藏给宝二爷透题的事,但对于教育的事,谢玉是认真的。
虽准备的匆忙,但该配置的都给配置上了。
刚林黛玉和薛宝钗视察了女学塾,见到紫娟指挥着男人们,在教室里墙上贴旧棉布,沾墙纸。
毕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