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25(1 / 2)

21.撒切尔的“货币主义试验”成功了吗

货币主义又称货币学派,是美国芝加哥著名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最先提出的,该学派在理论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后来,布伦纳将该学派的经济主张归纳为“货币主义”,此后“货币主义”一词便被西方经济学大量使用。

该学派认为,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于经济的过多干预,他们主张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让市场机制发挥最大作用,把货币的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除了货币之外,政府最好什么也不管。

20世纪70年代,第49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危机四伏的经济状态下临危受命,举起了自由经济的旗帜,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起了改革,亲自揭开了“货币主义试验”的大幕。她先是利用货币主义政策,一举削减十亿国债,来抑制通货膨胀,接着提高银行的准备金率和银行的贷款利率,使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大为减少。经过一番整改,英国当时的经济陷入了短暂的低迷期,失业率暴增。撒切尔夫人一鼓作气,坚持贯彻货币主义,最终她在这场货币主义实验中获得成功,使英国的经济走向复苏。

撒切尔夫人的货币主义实验就像一场冒险,虽然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还是乘风破浪取得了成功,成为世界经济史上货币学派的范本。

22.吉芬反论讲的是什么

吉芬反论又被称作吉芬之谜,是

一种在逻辑上否定了需求定律的经济现象,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正向关系这样一种状况。当劣质商品价格的替代效应并不足以抵消收入效应时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当一件物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购买此物品的能力是提升的,那么该物品的需求量也会随之上升。然而,吉芬反论却并非如此,恰恰相反,当某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时,该物品的需求量并不一定会随之上升。比如说,在战争年代,粮食十分紧张,红薯这样仅能维持生活的基础食物会成为绝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消费支出。红薯价格的提升会导致贫困家庭面临没法填饱肚子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生计,贫困家庭就不得不放弃购买其他商品而大量购进红薯。因为再也没有任何商品能够替代红薯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了,这样发生在红薯需求上的收入效应大于红薯的替代效用,红薯随着价格提升而需求量上涨的现象就属于吉芬商品独有的现象。

想成为吉芬商品,必须满足两个特定条件。第一,该商品是可供选择中的最低档的商品,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可以替代的低档商品;第二,收入效应作用比较大,甚至大于替代效应。

吉芬反论在逻辑上推翻了需求定律,它使得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成正向关系,正在被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和利用。

23.宏观经济均衡:房地产疯狂发展破坏经济平衡

宏观经济均衡是宏观经济政策所希望达到的一种理想经济状态,是指经济中的各个行

为主体都通过市场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人能够从这种状态的改变中获得更多的好处,此时所有的主体都没有改变行为的动机,经济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社会意愿总需求的量与当前物价水平下企业意愿所出售的总量相等。

宏观经济均衡状态只是一种理想经济状态,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并不能达到,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的恶性膨胀,使房价抬高到了只有少数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地步,然而,富人本身就有住的地方,不需要买房。就这样,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房,不需要房子的人大量买房进行炒作升值,房地产行业在这种背离宏观经济均衡的畸形状态中持续高速发展。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