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真书院>>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15章 千万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千万贯(1 / 3)

史尚以王雱为幌子, 让蔡京误以为明远与王安石父子的关系依旧密切。

蔡京的态度立即转变为十二分的恭敬,并从海事茶馆中向明远告辞。

明远内心:我与元泽的关系也确实挺紧密的。

他转头看看史尚,夸赞道:“你啊你, 要我怎样夸你才好!”

史尚笑笑, 低下头去,小声说:“只可惜,小人不日又要启程了, 无法在杭州与郎君久聚……”

史尚自从那次海上遇险之后, 就一直待在杭州,明远也不想让他再次赴海疆。

然而南方眼看又到了种植甘蔗与制糖的季节了,涠洲那边虽有邓宏才,但有史尚在,才能够做到将糖厂的势力逐渐扩张至整个广南两路。

另外, 明家名下的金银钞引铺在南方设点越来越多,因为涉及大量金钱,除了定期审阅报表之外, 也是需要有人南下亲眼察看的。

因此明远纵然不舍,也只能任由史尚前往。

“以后千万莫要再用‘小人’这等称呼了, 明明我年纪比你小。”

明远笑着纠正他这位“首席代表”的称呼。

“以后你也取一个表字,然后叫我远之吧。”

“是——”

史尚笑嘻嘻地应了。

在那之后, 一直到史尚南下离开杭州, 都从未改用表字称呼明远, 而是一直称呼“明郎君”。

明远挠头,不明白是为什么。

在那之后,蔡京又来拜访明远一次, 这次却是来请教科学技术问题——他来问的是木兰陂的选址问题。

明远则将当初送给沈括的那枚用整幅平板玻璃制作的“巨型水文地理观察箱”展示给蔡京看。

他建议蔡京寻人将木兰溪一带的山川地理和水文情况进行准确测量, 并在这只完全透明的玻璃箱里按照比例搭建立体模型。

随后再往箱中注水, 以模拟木兰溪上游洪水的情况。

“元长兄可以使人用染色的水流代表上游来水,便可以看出下游堤坝在哪里受力最小……”

“另外,元长兄,这是沈括沈存中所著的《地理制图学》小册子,里面有介绍如何测量距离,如何按比例缩放,制作立体舆图。我也特为准备了一本送给你。”

“小弟不是神仙,无法在未经勘测时就告诉元长兄木兰陂应修在哪里。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①,唯有亲自准确测量,才能判断木兰陂这样的千秋大业应当选址选在何处。”

“这两件是我为元长兄准备的,沈括那里,小弟也有几分交情。若是元长兄乡里有什么问题,或者不能确定之处,不妨去信询问。小弟可以代为向沈存中事先打好招呼……”

明远想得如此周到,蔡京就是再不满足也不可得,此刻当然是拱手相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蔡京喃喃地念着此句,不由赞道:“远之,你又进益了。”

明远心里暗叫一声糟糕,他这又是把还未出生的陆游作品给顺嘴说出来了。

至此,木兰陂的修建,明远给出了“选址”与“筹款”两个方面的解决方案,可谓是尽心尽力。蔡京也心知肚明。

不过,蔡京那里,并没有像明远早先想象的那样大规模发行“彩票”。

“彩票”的本质是“关扑”,受政府管制,虽然能以“支援乡里修陂”的名义短暂发行一小笔,但终究是犯忌讳。蔡京本身是官员,为了自己的官声着想,这种方法更加不敢多用。

因此,明远听说蔡氏兄弟只是用这种方法筹集了五万贯,作为启动资金,支持修建木兰陂的前期丈量与选址工作。

之后蔡氏兄弟便打算发行“建设债券”,第一期30万贯,三年为期,利率与青苗贷的利率相等。

不久,王雱就给明远来信,说蔡京通过蔡卞向王安石建议,各地修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