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真书院>历史军事>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三卷 陈兵外海_六百四十章 定论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陈兵外海_六百四十章 定论上(2 / 3)

。自己也不用煞费苦心跟温体仁斗嘴皮子了,只要一锤定音便好。

六部已经有三部站出来支持周延儒,而兵部,御史台和吏部站在温体仁一边,朝堂上正是二分天下的局面,最关键的一票就落在徐光启的头上,礼部站哪一边哪一边就会胜出。温体仁内心叹了一口气,今日输了。果然,徐光启上前一步,大义凛然的说道:“孙阁老乃肱股之臣,就是阁老自己治军也讲究赏罚分明四个字,阁老先有功才能挂兵部尚书衔坐镇辽东,此番亦有过,一功一过,一升一降,臣以为告老还乡才是英雄暮年应有的归宿。臣附首辅议。”礼部的一大票官员立刻站到了徐光启的身后,甚至六部之外的低级官员之中,徐光启的门生和大量敬佩徐光启为人的官员也自觉的站了出来,这样此事断无反转的可能。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看见下面群臣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看来支持孙承宗的人还是要多一些,也好,就让孙承宗先告老还乡。真要是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再夺情起复便是,不过孙承宗已经老迈,从这次的辽东战事就可以看出来,孙承宗的头脑已经没有年轻的时候敏锐,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决定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这是一面精神图腾,是大明朝忠贞二字的代表,只要孙承宗这杆大旗不倒,就会有很多忠贞之士愿意为朝廷效力。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寒天下士人的心。

崇祯起身道:“好,诸位的态度朕已经明白,孙阁老乃是治国良相,但人无完人,朕亦能体恤阁老心思。阁老请辞,百官进言,朕便纳之,同意阁老的辞呈。但在此之前,还请阁老与这朝堂之上推荐一人代替阁老坐镇辽东,阁老选人,百官公推。”之所以要孙承宗在临走之前就在这大堂之上点名选人,也是有崇祯自己的考虑。其一,孙承宗是个正直的人,又是在即将告老还乡的档口,他推荐的人一定是比较合适的,而且孙承宗一定是出于公心,不会夹杂私人情感。其二,这个时候只有让孙承宗点人才会让百官信服,毕竟辽东督师这个位置虽然危险,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自己如果让百官主动站出来,恐怕敢于站出来的没什么人,如果是自己钦点,出了问题又会将责任算在自己头上。只有让孙承宗来点这个人,然后让百官评议才是最合适的,事情办了,名声也落下了。

孙承宗虽然年迈,可是还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当着这么多官员的面圣上叫自己点人,摆明了是要将这最后的责任放在自己头上。或者说这是自己在朝廷里能为皇上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不过大家应该都没有想到的是,孙承宗早有腹案,就算今天崇祯不说,自己也会如实推荐。而且就是当着百官的面,这是最好的机会。

孙承宗起身,紧接着拜下,然后再起身,再拜,再起身,再拜。一连三次,然后山呼道:“老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即,孙承宗起身道:“陛下问老臣,辽东当用何人接任。不瞒陛下,此人老臣心中早就已经有人选。”“哦?快快讲来?”崇祯有些惊讶道。没想到孙承宗考虑的这么周到,竟然已经有了人选。百官也是议论纷纷,不知道孙承宗说的这个人是谁。只见孙承宗指着百官中的一人对崇祯说道:“老臣说的就是他,傅宗龙!”

嚯!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傅宗龙的身上。傅宗龙正是兵部梁廷栋手下的右侍郎,左侍郎是魏中云。大家都没想到,孙承宗竟然会推荐梁廷栋手下的人。还没等皇帝发问,孙承宗便说道:“傅宗龙此人老臣早在天启年间便打过交道,当年老臣第一次督师辽东,傅宗龙便在老臣手下当差,天启元年,辽阳失陷,傅宗龙领兵一千就敢主动请战迎击金兵,最后辽东军齐心合力,终于击退金兵,夺回辽阳,其人有勇。四年,巡按贵州,在盘龙谷火攻土司安邦彦的叛军,不乏有武侯火烧藤甲兵之风采。其人有智。如今凭借战功做到兵部右侍郎,提领辽东,无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