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裨尉大人交头接耳,嘀咕着什么。那些人也看到了他,都统大人便招手让他也过来。
秦雷的军队已经正式定下编制,军衔和军阶的体系自然也已经形成。就目前来说,有两万多军队分成三个师,师的主官便叫统领,每个师有十个大队,大队的主官叫裨尉,在统领与裨尉之间,又加入了营,营的长官叫校尉,分管五个大队,协助统领大人统帅全师。
乍一看,京山新军与大秦其他军队并无不同,也是裨尉、校尉、统领三级,但实际上两者只是名字相同,在编制上可谓是天壤之别:京山新军的一十编制,简洁明了,更符合骑兵部队高机动、快速度的要求。
秦雷之所以仍采用原来的称号,无非是想少些非议,以免有人吃饱了撑的,参他个‘妄改军制、悖逆祖宗成法’之罪罢了。但这种欲盖弥彰的叫法并不受官兵们欢迎,他们现在都管裨尉叫大队正、校尉叫营正……统领吗,因为官太大,没人敢随便叫,所以还是叫统领。
事实证明,脱裤子放屁到那里都不受欢迎。可以预见,裨尉和校尉两个称呼,会很快在秦雷军中作古。
但秦雷的另一项改革,却受到了官兵们的一致拥护——为了提高官兵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指挥和管理,也为了最终形成正规化的职业军人制度,他破天荒的引进了军衔制度。
京山新军的军衔共分六级十八等。六级是士兵、士官、尉官、校官、将军、元帅。其中士兵两等,为列兵和一等兵;士官四等,为下士、中士、上士和士官长;尉官分四等,为准尉、少尉、中尉、上尉;校官分三等,为少校、中校、上校;将军分四等,为准将军、将军、上将军、大将军,元帅只有一等,就叫元帅。
其实还有一等,名唤‘兵马大元帅’,但只能授予秦雷一个人,其他人就是天大的战功也不得授予,所以并没有算进十八等中去。因而官兵们只说军衔分六级十八等。
在这六级十八等中,列兵军衔最低,只要新兵营训练合格,准予授衔了,便至少可以授予此衔。得到列兵军衔,也就意味着开始享受隆威郡王府那完全超时代的福利体系,虽然是最低等的。
而较为优秀的新兵可以直接晋升一等兵,或者列兵表现优异也可以晋升此军衔,有了此军衔,便有自个担任小队副,除了享受军衔饷之外,还可得到另一份军职饷,秦俅便是此等职衔。
再向上晋升,便可脱离士兵的行列,跨入士官队伍,士官也是军队中最基本、最骨干的力量。下士为士官中最低一级,可以担任小队正,秦顼的中士军衔可以担任中队副,秦霸现在也是此等职衔。再进一步便是上士军衔,可以担任中队正。
而士官的顶端,便是士官长,士官长可以担任大队副。所有的士官都可以称作下级军官。
再向上晋升便是准尉,但准尉仍然只可担任大队副。须得参加完为期一年的军官基础科目训练,并通过十四项考核。军官进阶考核相当困难,以目前兵士们的军事素养来看,几乎没有能通过的。所以准尉是一道门坎,若是今生今世都通不过,就只能停留在这个军阶上,圆不了人人追求的军官梦了。
若是通过,便可当即晋升为少尉,少尉才可以担任大队正,也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中级军官的行列。大队正便是裨尉,虽是中级军官的最低层。但俸禄已经与当朝三品官员齐平。
再向上的中尉军衔可以担任营副,上尉军衔可以担任营正……当然,也叫校尉。楚千钧和伯赏赛阳都是上尉军衔,领营正军职。
再向上便到了少校,少校军衔可以担任副统领,中校军衔可以担任统领,率领一师一万人的兵力。
师也是京山新军的基本战术单位,京山新军先有三个师,番号未定,暂且只用一二三来代替,皇甫战文、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