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含情脉脉地欣赏着梓彤的脸呢,她可能是感觉到了我的呼吸,微微地睁开了眼睛,看到了我,立刻笑了起来,我赶忙搂紧了她,她也不说话,也伸出了手搂住了我的脖子,就这样,我们俩互相搂着,一句话也不说,房间里静静的,好像这世界和我们无关,真希望就这样一直下去.
“啪啪.啪.”,肯定是外面早有人家开始要贴春联了,听,这鞭炮都放起来了,震耳欲聋啊,一声赛过一声似的,不用出去看都听得出来这声音中洋溢着一股喜气。要是在平时,这么冷的天,这小孩子你无论怎么喊都喊不起来的,他蜷缩在被窝里一睡再睡,可是这一到过年啊,他们就像给自己定了一个闹钟似的,每天一大早不用招呼就爬起来了,连脸也不洗,饭也不吃,直接跑出去呼朋引伴的纷纷放起了爆竹,这鞭炮声,孩子们的喊叫声,混成了一团儿,冲破了云霄,听着都让人高兴啊。
哈!我们俩相对一笑,起床吧,今天肯定很忙,因为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吃过早饭,父亲便拿过来了笔墨纸砚和那本已经用了很多年的春联大全,我们商量好,每人写一副,我当仁不让,先写
正写着呢,三叔也拿来了两张红纸,蹲在一边开始裁切,让我们等下顺便也帮他写上,“唰唰唰”,笔舞银蛇,龙飞凤舞,什么“一声爆竹庆民康国泰,三怀春酒祝人寿年丰“,“爆竹两三声人间换岁,梅四五点天下逢春“,“迎新春处处春风拂面,祝喜酒家家喜气盈庭“,“雨顺风调中华铺锦绣,人勤春早大地沐祥光“,“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百开大地春满人间“,“喜气满庭阶春来福地,凯歌传江海鱼跃龙门''
这些都是贴大门上的,还有些贴在什么小门上的横幅啊,小春字啊,小福字啊,反正把边角料都充分的利用上了,嘻嘻哈哈间,品头论足中,一一写好了。
这个时候母亲也早已经把浆糊熬好了,就是放点麦面,玉米面等,七八成熟的时候就产生了黏性。于是,我们几个提着浆糊,把西屋,东屋,西院,东院都贴了个遍,什么鸡圈啊,猪圈啊,羊圈啊,谷屋啊,地窖啊等等,一个不拉,一个不漏,全部都贴上了春联,不过,西屋需要贴的少,因为前两天办婚礼的时候已经贴过了。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就是放鞭炮,20年前这个活是大哥干的,然后由我来干,再后来就是三弟来干,现在自然轮到四弟了.
夜幕降临了,晚上也是除夕最为精彩,最让人期待的,一年里最为高兴的时候了。我们一家8口,不对,应该是10口才对,围着桌子团团而坐,桌子上摆了象征吉祥的8个菜。当然,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我离家多年,多少次在梦中怀念母亲做的饭菜,多少次回忆起儿时的美味佳肴,等大家都到齐了,我自然是忙不迭的吃了起来
一家人都沉浸在这一桌子的美味之中,母亲不时的问着梓彤想吃什么,口味怎么样之类,梓彤连连点头,说很合自己的口味.
看着这满桌子的菜,我不由地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时候除夕的桌子上基本上也就是两大盘菜,一盘是白菜粉丝炖肉片,另一盘也是白菜粉丝炖肉片,现在的人听了,可能嗤之以鼻的就笑了。可是在那个年代,对一年到头几乎都看不到荤腥的我们来说,就是绝对的珍馐佳肴啊,孩子们看到了肉,更是一个个都馋得直流口水,手里拿着筷子,坐在那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是我们谁也不敢先动筷子,这就是家教。
我记得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言传身教一套一套的餐桌礼仪。诸如有长辈在座,他们不动筷子,小辈是绝对不能动筷子的,吃饭的时候必须坐端正,大人说话小孩不能插嘴之类。这看似小事,其实却很重要,首先,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就是他在某一刻,终于明白这个世界的中心并非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