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扔在一边,林义龙需要去与刚刚游览完故宫的耶昂姐妹去吃烤鸭。
在燕京吃烤鸭有这样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游客都去闻名遐迩的全居德,而京城人大多去吃便宜房。
林义龙不是美食家,他不能说出这两个店的方式口味有什么不同,权衡下来,两个店都没去,去了一个一直被老同学们推荐的利群烤鸭店去体验烤鸭和胡同文化。
耶昂姐妹对旧城区的胡同并不太适应,间距过近的街道、低矮的街道,外加因为气压低而散发出臭气的下水管道,一切的一切都让她们仿佛回到薇拉曾经居住的伦敦西区。
虽然来这里吃饭的西方人很多,三个人点了两三样菜,也许之前的期望值过高,与路上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掩盖住了晚饭的质量,耶昂姐妹并未感觉到有什么很好吃的评价,只想快点吃完,离开这个地方。
见耶昂姐妹吃得味同嚼蜡的样子,林义龙草草地结束了晚餐,领着她们回到了酒店。在酒店的餐厅里,去吃了这个酒店的自助晚餐。
这下耶昂姐妹可以好好地吃晚饭了。
“义龙,你为什么要带我去吃那个烤鸭?”纳迪亚一边喝着汤,一边生气地问道。
“难道你不想知道燕京的胡同文化么?”林义龙语气委婉地说道,“那就是了。”
“那是什么胡同文化,明明就是贫民窟的文化。”纳迪亚说道,“那种地方跟伦敦东区和莫斯科东南一样,谈不到什么文化。”
“我承认是的。”林义龙想了想,他真的难以向纳迪亚和薇拉解释什么是胡同文化,仔细想想的话,好像纳迪亚说得有这么一番的道理。
从拨乱反正到当下,确实经历了不少波折,但总地来说,燕京的胡同人口大部分都迁移到了居民楼中。然而,十几年过后,当这里地价飞涨,曾经迫不及待搬迁的胡同居民反倒不那么着急了。如果说今天的燕京人感念胡同文化,不如说怀念曾经在这里的生活的过往,如果不考虑房价,让他们放弃人均十几平米的公寓迁入三口之家十几平米的胡同板房,当然是不愿意的。
“那你们愿意吃火锅么?”林义龙问道,他一时想不起能让耶昂姐妹感兴趣点的京系,作为京城,能让林义龙想到的特色菜品也就是经过本地化了的烤鸭和涮羊肉,顶多外加一个水爆肚,倒不是说没有其它美食,可甜品之类的,并不能代替正餐。
“不,我来给你做白煮肉不是更好?”纳迪亚摇摇头。
现在发现,能让纳迪亚和薇拉适应的中餐实在是太少了,或许她们吃淮扬菜或者浙菜也许可能会喜欢,鲁菜也能将就,但终究不是她们的日常餐饮,有点难适应。
如果这样下去,在整个内地,除了酒店餐厅和一些俄式餐厅外,耶昂姐妹只能啃麦当劳和肯德基度日了。
就在林义龙为耶昂姐妹的在京餐饮感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有人中断了跟他的思维。
“林先生!”一个中年商务装男性出现在了林义龙面前,虽然没办法准确叫出来他的名字,但林义龙记得这张脸在莱切斯特广场的某餐馆的包间里出现过。
“你好,请原谅我很差的记性,忘了该如何称呼你,但我知道我们在伦敦见过面的。”林义龙礼貌地说道。
“请叫我梁文阁。”来人不指望林义龙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名字,自我介绍道。
“是梁先生,幸会。”林义龙感觉有点着了魔,他的路程尽量回避可能出现的人,按照相对能接受的最高级标准来安排从希斯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