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真书院>武侠修真>妖女哪里逃> 第七七六章 黄河水清(求保底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七六章 黄河水清(求保底月票)(2 / 3)

几条政令,一是废除禁酒令;二是鼓励百姓豢养猪牛鸡鸭等牲畜之属,日后可以为食,改善百姓体质;

三是推广大豆与油菜,神农院不是研究出了更简单省力的榨油之法?正可推广于世;四是推广铁制农具,可以由朝廷购买铁制农具,借贷给百姓使用;五是鼓励生育,禁止溺婴,如果百姓自觉养不下去,可交给朝廷建立的孤寡院抚养;六是增建常平仓,由朝廷从民间购粮,标准是确保天下百姓三年所需。”

大晋为防粮食短缺,是禁止民间酿造果酒之外的酒水的。

而由于钢铁的缺乏,民间很多人都是用木质的农具,甚至是许多家共用一把铁铲,铁锄,或者镰刀,甚至许多地方连铁犁都没有。他们的耕作效率可想而知。

明明用铁器一份力气就可干完的活,百姓却必须用两份,三份。

至于溺婴,当今的许多百姓养不活孩子,就会将婴儿溺死,尤其是女婴。

“禁酒令,榨油与豢养牲畜,这确可消耗不少粮食,可此策治标不治本,即便加上常平仓,也顶多能再维持数年。”

少傅于杰拿眼看了过来,眼现质疑之色:“还有推广铁制农具,这倒是有益于民。可这只会令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岂非雪上加霜?”

李轩就笑了起来:“少保此言差矣,真到了粮贱伤农之刻,百姓自然知道调整,少种点儿地就是。且百姓能够用更少的时间干完田地里的活,那么他们也有更多闲暇去做别的活计。

比如织布,比如炼铁,还可休整道路,整修水利,这都需人力。本王有一宏愿,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得广厦一间,不愁温饱,有病可医。”

于杰闻言,不由若有所思。

他想到当今的大晋百姓,绝大多数都还是衣不蔽体的状态,有些人麻衣都没一件,穿的也是草鞋,房子也都是草棚。

光是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

于杰心想自己确有些杞人忧天了——

远处的礼部尚书胡濙,更是面现愉悦之色。

他想三代以来,哪个朝代还会为百姓吃不完粮食而发愁?

如果李轩所说的这些都能实现,这必将是三代以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礼部尚书胡濙忽然想起了一事:“对了,不久前有山东河南一带的地方奏报,说是今年的黄河之水,格外的清冽。”

胡濙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

以虞红裳为首,他们的目光都齐刷刷的往李轩看了过去。

他们都想到一个故老以来的传言——黄河水清,圣人出!

而当今天下,自从这位汾阳郡王主政以来,朝廷内平诸王之乱,外伏鞑靼瓦剌;天下间则民生安定,盛世可期。

这文治武功,历代以来少有人能够与之比肩。

未来李轩如果不走上谋朝篡位之路,那么仅以他现在的功绩,就可在儒门中获取‘亚圣’之称,甚至是比肩‘周公’这样的圣人功业。

故而哪怕少傅于杰,也怀疑这绝非巧合。

李轩则是蹙了蹙眉,根据现代的科学考察,黄河水清往往与上游大规模的旱灾有关。

这是因上游缺乏雨水,所以无法将泥土冲入河道,所以这绝非祥瑞。

可随后李轩就摇了摇头,他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论是怎样的灾荒都能够兜得住。

何况陕西那边战事绵延,如今也没多少百姓能安心种粮。

闹灾荒正好,正可把人从陕西迁出来,让那边的土地得以休养生息。

虞红裳正好说到此事:“然后是西安之战,河南总兵方瑛,近日已经打到西安城下,可近日因那些所谓的佛孽之故,朝廷的大军在各个方向连遭挫折。

甚至还有两股沂王兵马,差点跳出了我们的包围圈,废了很大的力量。”

李轩神态依旧淡定从容:“我看过战报,这是诸军急于求成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