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里一片寂静,走廊上灯也亮了起来,户外的寒风,透过窗户间的缝隙,将厚重落地的窗帘,吹得鼓了起来。
范清婉与杨之江一前一后走出办公大楼时,这才发现院子里,花草树木犹如拨浪鼓一样,在狂风中摇来摆去,几乎要被折断似的。天色明显阴冷了起来,一场大雪似乎马上要来临。
范清婉整了整衣衫,准备向自己的面包车走去,杨之江忽想起那天刘队站在这里,嬉笑他俩情景,顿时头脑一热,鼓起勇气,怯声声说到:“天好像要下雪了,你现在…回单位吗?”
“回!怎么?想请我吃饭?”
杨之江没想到范清婉停下了脚步,并转过身来,望着他笑,令他顿时面红耳赤,情急之下,便吞吞吐吐地答到:
“可以啊…赏面吗?”
“嘻嘻嘻…还是免了吧,天色这么暗了,我还是回单位吧”
杨之江一听,心里反而急起来了,连忙说到:“吃个饭也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这…大门口不远处,就几步路,有一家专做鸭血粉丝汤的百年老店,味道非常不错,想不想去试一试?这可是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半夜里溜出皇宫到此吃过的百年老店哦“
也许范清婉此时确实饿了,想了想,便欣然同意了。
这是杨之江平生第一次请一位年轻女性吃饭,心里多少有点激动。一路上,他总想说点什么,但一时又不知如何开口。直到两人走到路旁的一颗梧桐树旁,这才跟她聊起有关鸭血粉丝汤的话题。据文史考证,鸭血粉丝汤实际上并不是南京人所创,而是他老家一位名叫梅茗的落第秀才发明的,晚清时期《申报》主编蒋芷湘先生还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
“镇江梅翁善饮食,紫砂万两煮银丝。
玉带千条绕翠落,汤白中秋月见媸。
布衣书生饕餮客,浮生为食不为诗。
欲赞茗翁神仙手,春江水暖鸭鲜知。”
两人走进店时,见里面人头攒动,热气腾腾,果然有百年老店的范儿,装潢得古色古香的。四周的墙上,挂着一幅幅镜框镶着的照片,其中一幅犹如醒目,挂在一进门的位置上,竟然是连战夫妇吃鸭血粉丝汤的照片。画面正中,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碗中有条不紊地摆放着鸭肝、鸭肫、鸭血等,几片香菜优雅地漂浮在汤水间,连战先生的目光之中,饱含着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
“你看这张照片”,杨之江兴奋地用手一指
“这不是连战与他夫人方瑀吗?“
“厉害哦”
“我还知道,应该是在夫子庙美食一条街上的状元楼大酒店里拍的,时间是2005年4月27日晚“
杨之江一听,顿时怔住了,他本想以此作为由头,好好表现一番,却没想到她好像比自己更清楚,更如数家珍似的。
范清婉见状,连忙解释到:“说来也巧。那天连战夫妻一行到夫子庙参观时,我与我中学的同学也正好在逛夫子庙,到处是人山人海。大家听说连战他们是专程来品尝秦淮风味小吃,顿时一窝蜂挤了过去,当时我俩瘦弱无力,只好站在远处,但依稀能听到那酒店里在奏着《喜洋洋》这首曲子,后来听说,连战他们坐下来后,点的第一个小吃,就是鸭血粉丝汤,后来还点了什么萝卜丝煎饼、炸干子等。“
“哈哈哈,竟然记得这么清楚…”,杨之江汗颜道
也许这仅是一次便餐而已,因此,彼此间并没有过多的客套和讲究,讲起话来也十分随和,刚一入座,就各自点了一碗鸭血粉丝汤和两块鸭油烧饼。
范清婉端起茶杯,揭开茶盖,轻轻捋了捋飘在上面的茶叶,浅饮了几口,顿觉芳香润喉。
“.有一件事,不知你知不知道?“,杨之江心犹不甘地问道
“什么事?说来听听”
“你刚才说,连战夫妇是在夫子庙那家酒楼吃的鸭血粉丝汤,可为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