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帝都大学后,一路沉默无比的彭越,站在校训前,看着那令人震撼的横渠四句,更加的沉默了。
刚刚下朝,回到帝都大学的顾绫雪看着一批站在校训前,神色各异的学子,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好啊!真是不错!
迄今为止,各郡已经送来了四千多名学子了,而且大多还都是好苗子,有一定文化底子的那种。
顾绫雪表示相当满意!
科举制度为明朝培养了大量的文官,而大秦,科举与学校并重,那培养出的文人、武人,啧啧啧,应该够分配到全球各地的吧?
任重而道远啊!
顾绫雪正感慨中,一位身着儒衫、手持朝录薄的青年学佐便匆匆迎了过来,躬身行礼道“卑职拜见校长大人!”
在场的学子们一听,惊讶了一下之后,也纷纷肃然起敬,向顾绫雪行礼道“拜见校长大人!”
“不必多礼,快起来吧。”顾绫雪笑着伸手虚扶了一下,温和的问道“诸位学子来自何方郡县?”
学子们互相看了一眼,刚要上前,一个身着青衫、面容俊朗的学子率先上前一步,恭敬的拜了一礼“拜见校长大人,晚辈姓李,名谊,字暮辰,乃碭郡济阳县人氏,家父贾仁,乃一介商贾,但自幼对吾教诲甚严,不惜重金聘师,使吾得以饱读诗书,涉猎百家之学,今特来此求学,以期有所成。”
“学问之道,无远弗届,汝能自商贾之家,怀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实乃难得。”顾绫雪点头,欣慰的说道“望尔今后勤勉学习,努力进取,为家族争光,为国家效力!”
李谊听罢感动不已,再次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而有力的说道“多谢校长大人夸赞,暮辰定当不负所望!”
顾绫雪笑了笑,目光扫过在场的其他学子,刚要开口鼓励一下,就看见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表情冷峻,目光复杂的站在人群中,那孤傲的气质在众多考生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位学子,你也是来自济阳县?”顾绫雪语气同样温和的笑着问道。
青年见顾绫雪是在问他,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缓步走出人群,虽然向顾绫雪揖了一礼,但声音中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讥讽,说道“在下陈馀,并非济阳人,而是大梁人。”
大梁,曾经的魏国都城,在水淹大梁之后,成为了现在的大梁县。
而且,陈馀啊,有意思。
这位喜欢钻研儒家学说,但性格高傲,有反秦的志向的人居然也来参加考试了。
历史记载中,这陈馀因为对秦朝严苛的统治存在不满,因为希望在乱世中建功立业,便与有“刎颈之交”&nbp;的好友张耳两个人,一起投奔陈胜,做了谋士,在起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朝灭亡后,在项羽分封诸侯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而陈馀却只得到了南皮周围的三个县,于是心生不满,后联合齐王田荣,击走张耳,复立赵歇,自为代王。
汉高祖二年,韩信与张耳一同攻打赵国时,陈馀最终被斩杀于泜水。
顾绫雪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也是个悲剧人物啊!
贫贱之时相互信任的生死之交,却在秦末动乱中,因为权势和利益的争夺而反目成仇,最终遭受了身败名裂之害。
这种性格高傲,有自己的主见和志向,不容易被他人左右的人,嗯,只要给予一定尊重,给予一定自主权和发挥空间,以满足他的高傲心理,再让他看到合作的好处和前景之类,拿捏起来有什么难度吗?
不过……
她如果记得没错的话,据《史记》记载,秦灭魏后,秦始皇听闻陈馀和张耳是魏国的知名人士,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为了巩固统治,消除潜在的反抗力量,对于六国的旧贵族和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持打压和警惕态度,于是,便悬赏千金捉拿张耳,还悬赏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