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还有点疑惑,这些人也太勤快了,这大清早就把羊赶出来,这是家里草没备够吗?
马车进了山口,四周更加安静起来,连鸟叫声都听不到,李龙还有点不适应,他扬起鞭子甩了一下,打了个响,试图打破这片宁静。
七十六号扭过头看了他一眼,一副不解的意思——明明我走的很快了,为什么甩鞭子?
李龙给不出什么具体的回应,于是七十六号加快了步伐,它以为李龙嫌慢。
有点颠——毕竟山路和外面的路不一样。
等到哈里木冬窝子对面的时候,七十六号身上已经见了汗,热腾腾的气在阳光中弥漫着。
狗叫声将哈里木唤了出来,他看到李龙,很开心的大步赶了过来。
李龙把马车赶进了沟里,然后和赶过来的哈里木一起把马车推上去——当然,主要还是七十六号发力。
“这次带来的主要是粮食和盐。”李龙和哈里木问好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另外我最近两天准备打些东西,山外有人收购。”
“野猪嘛啥都行吗?”哈里木一边扛着袋子往车下卸一边问道。
“都行。”
“前两天,你的木屋子后面的山谷里,有野猪群,不过好像就呆了一天。然后嘛,往玉山江那边去的一个山沟里,我见过狍鹿子和马鹿。”哈里木说道,“呆会儿,我给你画出来。”
这个画出来自然是把地图画出来,李龙笑着答应。
果然,从山里找东西,还是得问山里人。
东西卸下,哈里木给七十六号擦了汗,喂了饲料,李龙则进屋喝了奶茶。
哈里木的母亲笑着看着李龙,嘴里说着什么,李龙也不知道她在说啥,便只好笑着连连点头。哈里木的妻子给李龙端上奶茶的时候忍不住在笑,李龙知道自己可能出洋相了。
不过无所谓,关系很好,笑话就笑话吧。
哈里木弯腰进来的时候,纳森正问着李龙一些问题。
比如电影,比如《少林寺》,比如武打之类的。纳森这一年汉语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初步交流,而且说的挺清楚的。
这让李龙都觉得惊讶。孩子的时候学语言比大人快得多。
“《少林寺》是一部电影,就是从一个机器里,嗯,和这个收音机类似的机器里放出来画面,投到白布上……”
李龙用纳森他们尽可能听懂的方式讲解着。
去年《少林寺》已经上映了,李龙没时间去看,他甚至都不知道具体的上映时间。虽然去过几次文化宫,但都是去买各种票,根本没想过看电影。
对文化宫的印象,李龙就停留在放录相、“小蜜蜂”游戏机、卖瓜子等事物上,还是好几年后的。
有空了是不是可以和顾晓霞一起去看看电影?毕竟像《少林寺》这么经典的电影,在这西北小城肯定是会放很长时间的,说不定还能看到。
纳森是无法想像电影是怎么播放的。就跟后世大山里许多孩子无法理解电脑的运行一样。
“以后等下了山到了县城,我请你们看电影。”李龙最后只好这样说。
纳森的奶奶说了几句话。
哈里木翻译着:
“我妈妈说,收音机是好东西,让孩子们知道了外面的许多事情,他们想去外面看看,是好事。但收音机也是不好的东西,因为他会破坏我们哈萨克牧民的传统,纳森他们长大了说不定就不想在山里呆了。”
李龙沉默,这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便于管理,也方便牧民的生活,十几年后,北疆各地开始搞定居兴牧,山里的游牧民族逐渐改变生活方式,在山下有自己的大院子,牲畜虽然可以流转着放,但老人小孩就生活在山下了。有些人甚至不再转场,开始圈养牛羊,料羊就越来越多。
客观上是生活方式的进步,毕竟这样小孩子就可以就近上学,老人就医也方便。但游牧民族的许多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