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没有?”李建国第一句话是这样问李龙的。
“刚才在朋友那里吃了,你们呢?”
“吃了带的干粮。”李建国说道,“这里还不好找哩,要不是运东还不好找进来。”
“运东哥来?”李龙左右看了看,没有发现谢运东。
“他去看条子了,说记得原来前面那片有几十棵大柳树,到时就在那里割条子,背到这里来烧,再编。”
陶大强看到了李龙,快步走了过来,说道:
“龙哥。”
“你地窝子挖好了?”李龙问他。
“清好了,呆会儿去砍树枝。”陶大强使劲点点头。他知道这一次能过来是李龙给队里的建议,所以很感激李龙。
虽然先前对李龙已经足够感激了。
“走,先去帮老顾把地窝子挖好。他不光要挖自己的地窝子,还要搭灶,怪麻烦的。”
顾博远负责做饭,那灶的事情自然由他来负责。这时候顾博远正在费力的挖着地窝子。他的动作没有其他人快,下来的时候好点位置的地窝子已经被别人抢完了。他只能选一个已经塌掉的地窝子,尽管塌掉了,好歹不需要从头挖起。
李建国三个人来了之后,顾博远笑笑,客气话还没说,李建国就没好气的说:
“我就是想早点回去,别废话了,你还是去搭灶吧,晚上至少得让大家吃到热的对吧。”
“行行行,伱说啥就是啥。”顾博远是真的不用和李建国客气,他对李龙和陶大强两个笑着点点头,就去挖灶了。
“顾叔会挖灶?”李龙有些疑惑的问。
毕竟这是个读书人伪装的农民,会不会干活还是有些疑问的。
“人家是大学生!”别看李建国对顾博远不好好说话,但在背后却是很推崇,“他那学问别说咱村,就是全乡没一个顶上的!那挖个灶还不是简单得很?”
李龙扭头看了一眼,发现顾博远在附近找了一个斜坡,还看了看天空,舔了一下手指竖起来,似乎是在测风向,随后就开始斜着挖了起来。
看着挺像那么回事的。
三个人挖半成品的地窝子是很容易的。挖完后,李龙和陶大强两个去附近的林子里砍树枝,李建国则过去看顾博远掏灶。
“这里条子倒是不少。”陶大强编抬把子也是一把好手,家里的抬把子都是他编的,“编起来应该不错——”
“盖地窝子先用大点儿的树枝。对了,你要碰到动物了,等我过来的时候给我说,我到时打着了,咱们分。”李龙说道:
“这里有狍鹿子的,这时候它们该长新角了,你要捡到鹿角和狍鹿子的角也记得留下来,那个挺值钱的。”
“嗯,我知道了。对了龙哥,车上许建军说他要抽空去挖贝母,问我去不去,我说不去。”
“别去。这里的贝母都是有人管的,你们没手续证明,被人抓到,贝母没收了都没话说,说不定还要罚钱!”
一听要罚钱,陶大强立刻摇头:
“我不去。”他现在根本就没啥钱,而且还欠着李龙不少钱呢。
两个人砍了不少的树枝,又拖一些树林里干掉的棍子一起过来。
两个人先集中给陶大强把地窝子的顶盖好。树枝盖的密密的,而且好几层,然后就开始盖土。盖好土后,就去搞顾博远的地窝子。
结果最后,这两个地窝子还是最快搞好的。
这时候谢运东已经回来了,他看到李龙,笑着打招呼:
“小龙,你过来了——你也住这里?”
“不不不,我有住的地方。”李龙摇头,“我每天过来看看,距离这里不远,我朋友的冬窝子在那边。”
听李龙这么说,不少人露出羡慕的神情。地窝子再好,也是比不上冬窝子的。在地窝子里,不仅腰伸不直,而且因为才挖开,泥土比较潮湿,很容易患上风湿病或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