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乾王朝。
相比较江南之地的短暂和平,整个北方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甚至已成焦头烂额之势。
从洛阳起兵的燕王连战连捷,一路势如破竹,不但如此三镇节度使褚刚从东打到西也是越战越勇,势不可挡。
狼烟四起,大乾王朝近三百年的格局面临从未有过的大变,而南方表面上看起来还算平静,但实际上不少势力也在暗中招兵买马,观望的同时也在蠢蠢欲动着。
安宁和平了近三百年的大乾王朝此刻风雨飘摇。
但可笑和荒诞至极的是长安宫廷中的李锦业依旧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对于外面十分严重的危机形势和大乾王朝岌岌可危的状态却一无所知。
他继位以来的这几个月几乎不曾过问朝事,背后一切有他的母妃。
虽然他也听说了造反的事,但在他看来他的那位弟弟燕王李蘅虽然号称有十万大军,但众所周知,号称那也只是号称,而他的母妃则是已经从各地紧急调兵了三十万大军,并且这三十万可是实打实的。
所以在他看来他的这位燕王弟弟成不了气候,而且以前还是皇子的时候他就看燕王很不顺眼了,这次正好借此机会直接灭了他。
至于几千里外的褚刚他就更没放在心上了,大乾王朝这近三百年来,虽然大的动乱没有,但每一任皇帝在位的时候总会遇到点地方叛乱、边界遭遇异族侵袭骚扰什么的,那都是家常便饭了。
所以这在他的眼里竟然算不上什么大事,等解决了燕王回头再来收拾他就是了。
不得不说,李锦业很蠢,愚蠢到了极点,甚至有可能是大乾王朝有史以来最愚蠢的一位皇帝,他即将还会创造一个新的历史—大乾在位最短命的皇帝。
打仗自古以来从来就不是只看人数之差,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核心也从来不是数量,毕竟打仗不是无脑斗殴。
从洛阳起兵的燕王李蘅率领部将精兵一路势如破竹,仅仅大半个月的时间便已经来到了函谷关外。
函谷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军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
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
函谷关地势居高临下,深险如函,古称函谷,这便是函谷关名字的来源,自然易守难攻。
函谷关对于长安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可以说是长安最为重要的一道屏障,也可以说是长安最后的一道屏障,一道丢掉了函谷关,可以说后面皆是一马平川,之后将无险可守。
对此,实际上掌握朝中大权的赵妃雨心里其实也很清楚。
因此她调派了足够的重兵把守,一般来说自古攻城兵力是守城的五倍才是正常的,更不用说像函谷关这样的天险之地,就算十倍兵力也不为过。
而燕王召集了一切所能派上的兵力才堪堪与守城之兵持平,此外守城之人更是以逸待劳,从表面实力上来说,孰优孰劣一览无遗。
然而还是那句话,打战虽然讲究天时地利,但人和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其中指挥和决策的将领更是影响胜负关键中的关键。
虽然赵妃雨早早派了重兵把守此处,但她对守城的将领白业却不是十分信任,因此她封国舅的长子赵鸣为征南大将军,全权指挥。
但这个赵鸣只会纸上谈兵,表面满腹经纶,说的头头是道,实际上乃真正的草包一个。
突临函谷关后,他不听白业的劝告,一意孤行,贸然派兵出城打头阵,结果偷袭不成反而被埋伏,出城的三万精兵最后的结果是全军覆没。
之后对面扎寨的燕王利用心里战术,天天派人在城下叫喊叫唤,有时候半夜还故意鸣鼓击锣,弄得赵鸣整天心神不宁,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他竟然做了一个极为愚蠢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