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兄弟两个还不知道他们额娘已经知道了, 接下来的两天提心吊胆,不知道收到的回信里面会写什么,额娘是不是不能接受?
在等回信的时候还要在课间跑去看妹妹, 生怕妹妹被人欺负了。
他们却不知道妹妹没有被欺负, 反而是鄙视链里面的师傅抖起来了。
原因是因为五阿哥那屋里的几个学渣开始学习,里面新来的贝勒爷把大家折腾的如临大敌, 以前师傅们聚在一起讨论各位阿哥和伴读的学业,五阿哥的师傅没啥可说的, 全程听人家点评,现在他们是滔滔不绝的点评, 把昔日的窝囊气全部给吐出来了,不过是没时间看同僚们的表情,已经开始认真的做讲义了。
原因是起初原本给五阿哥讲三字经的师傅回去之后越想越觉得新来的贝勒爷是找事儿的,黄香那可是大儒,当年在东汉京师的人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可是蒙古来的贝勒爷似乎不当回事, 这位师傅势必要让贝勒爷见识一下汉朝大儒的风采, 让蒙古来的权贵认识一下大儒是何等的人物。
准备好要讲的内容,他第二天就气势昂扬的来上课了。
翻开书开始复习昨日的内容, 滔滔不绝的讲了半天黄香的事迹,他嘴里的黄香办事勤勤恳恳,把操心国事当作操心家事一样看待。
后来说黄香在魏郡有土地,把土地和当地人分种,一年收获谷物几千斛。又说魏郡发大水,他把自己的俸禄及得到的赏赐分给灾民,富豪大族也各自提供义谷,来补赈灾粮食的不足, 灾民因此获得保全。
师傅说完看着海棠和几个孩子,这些孩子都忍不住点头,小脸上全是钦佩,觉得这黄香真的是一个楷模。
人家品德高洁,尽忠职守,甚至还有慈悲心,把自己的俸禄和赏赐拿出来就灾民,就是放到当下也没几个大臣能这么做。
别人都一嘴的夸赞,而海棠没说什么。
和师傅争论这个没意思,海棠毕竟是老黄瓜刷绿漆,觉得黄香是个不错的官员,仅此而已,却不足以被引入典籍大书特书。
看海棠不说话,这师傅很得意,就问:“贝勒爷还有什么指教吗?”
海棠看着对面这师傅一把年纪了,还有这么强的胜负欲,似乎把小孩子给辩赢了就觉得万事无忧了,考虑到日后还要长时间相处,海棠来这里学的是知识,不是被他灌输为人处事,于是就忍不住想打击他,免得将来他动不动的给自己讲一些大儒的事迹,想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
“师傅,汉朝时候一斛是今天的多少斤?”
师傅是有学问的,就说:“一斛相当于现在的一石,也就是十斗,大概是一百二十斤。”
“师傅刚才说黄香每年在魏郡种地收入几千斛,咱们取中间,假设他一年光是田地的收入就是五千石,一年得到的谷物就是六十万斤。
良田一亩地收入多少?六十万斤分到地头上是多少亩地?这还是他在魏郡的收入,他的家乡江夏必然也会置业,江夏他一年收入又是多少?
我记得您刚才说他没出来当官的时候家贫,只能自己给父母扇席暖被,家贫的人能有几十万或者是上百万亩的土地?”
“这……”
师傅没想到这贝勒爷的角度如此刁钻!这是暗指黄香贪墨,但是这是官场规矩,虽然不知道汉朝怎么样,眼下的官场不就是这样吗?出来做官自然要拿好处的,这个好处不拿,同僚不安心,自己也不安稳。
往下的话题他不敢说了,只要自己说出来,无论是传到皇上耳朵里或者是被同僚听说,他的话都是犯了忌讳的,甚至会惹的很多人不快。
他心里再没刚才的得意,嘴里就说:“他当尚书令的时候是位两千石的高官,想来是这些年他自己积攒下的家业啊!复习的时间够久了,咱们来讲讲孔融。”
积攒?养了八个儿子,长子黄琼官至